窨井盖遍布城市的大街小巷,是市政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城市治理的“老大难”问题。近来,环县人民检察院结合“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针对窨井盖治理向该县住建局发出检察建议,促进完善窨井盖综合治理,切实维护公共安全和人民群众切身利益。
深入调查,找准症结,主动出击
长期以来,县城区内有井盖破损、丢失,窨井周围路基下陷、坍塌等情况,存在着极大的交通安全隐患,为此,该院认真开展实地调查,经调查,发现县城老街道主要存在窨井盖受排水堵塞路面出现裂缝、坍塌和设置不合理现象,有的高出地面达二、三十厘米,有的则凹陷十来公分。新建居民小区周边主要存在窨井盖缺失和大量施工车辆碾压造成窨井损坏的现象。洗车房集中的地方,因未按规定建沉淀池,泥水直排造成堵塞,致使窨井、道路周围地基下沉,路面裂缝。部分窨井盖损毁、缺失路段因车流量大,车速较快,足以造成汽车、电动车发生倾覆、毁坏危险。同时还发现,因部分窨井盖缺失,有在窨井倒满了垃圾。
为尽快消除这些安全隐患,该院及时向环县住建部门发出检察建议,并提出明确的整改意见,督促对窨井盖治理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整改。
高度重视,认真排查,高效治理
在收到检察建议后,县住建局立即展开网格化、地毯式的排查,共排查受损、丢失井盖38套;排查窨井周边人行道和油路面基下陷、坍塌、凹凸不平等共8处;洗车房泥沙等沉淀物处置不规范导致窨井内管线堵塞、污水外渗4处。
针对摸排情况,该局采取有效措施,积极维修整改。针对受损、丢失窨井盖问题,及时与有资质的施工单位签订协议进行了维修更换,并且清理了窨井内的废弃物、沉淀物,确保排水畅通。针对窨井周边人行道和油路面路基下陷、坍塌、凹凸不平等问题,安排施工单位进行开挖清理、重新铺装、油面补修。针对县城内泥沙等沉淀物处置不规范、堵塞下水道的洗车房,及时下发限期整改通知单,督促商户修建沉淀池,对窨井网管不通现象安排有资质的施工单位进行疏通清理。
“小”窨井盖涉及“大”民生,检察机关通过充分发挥检察职能,与住建部门形成合力,有效排除城市中“地雷阵”“绊脚石”“陷人坑”,并建立起长效联络工作机制,“以点带面”促进窨井盖治理常态化、制度化,积极推进市域治理现代化,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